近期,美媒《军事观察》报道称,美国顶级军事专家艾布拉姆斯认为,歼-20战斗机的总产量将超过1000架。一款总产量四位数的重型隐身战斗机,听起来似乎太吓人了点,但考虑到歼-20拥有诸多变体,大国竞争的时代主力战机大规模上量也是合情合理的,所以歼-20家族总产量上千,似乎还真没啥问题。
适当落后可以考虑出口,威龙战机变体不断,总产量过千绝非不可能
《军事观察》认为歼-20战斗机最终产量会上千架的理由为:美苏两国在冷战时都曾维持主力重型战斗机的大规模量产,并通过外销的方式增加产量。尽管歼-20尚未解禁外销,但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庞大规模,以及中国似乎没有其他五代机的事实,让歼-20战斗机可能拥有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产量。
美国及其盟友将采购大量的F-35战斗机,即便有所削减F-35战斗机的总产量也将超过2000架,中国面临着巨大的防御压力。对第5代战斗机的需求量很高,这使得歼20战斗机仅以小规模生产似乎不太可能。
中国似乎没有其他五代机的事实?歼-35A表示那我是啥?
歼-20战斗机的费效比优于歼-16等其他战机,随着服役数量增加隐身战机可承担的角色也会不断增加。歼-20产能的快速提升意味着中国空军可能会有一半的战斗机部队换装歼-20。上述因素导致美媒认为歼-20的总产量可能超过1000架。
美媒说的确实有道理,大国空军理应大规模装备先进战斗机,更别说歼-20还能出口
米格-21战斗机总产量高达1.4万架;苏-15截击机总产量964架;米格25截击机总产量1190架;米格31截击机计划产量为500架;F-4鬼怪战斗机最终产量5200架; F14战斗机总产量712架;F-15战斗机总产量超1700架;F-16战斗机的总产量超4600架;F/A-18系列战斗机总产量已经超过1500架。
苏-27战斗机总产量为680架,中国许可证生产了105架歼-11A,后续又生产了超300架歼-11B、歼-11BH、歼-11BS等;俄罗斯原产的苏-30战斗机超过200架,印度许可证生产的312架苏30战斗机;苏-33战斗机总产量40余架;苏-34战斗轰炸机总产量约178架苏35战斗机的总产量也已经超过100多架。
在美苏冷战的时代为了满足冷战的需求,美苏两国的主力战机产量动辄一两千架。冷战中后期诞生的F-15战斗机和苏-27战斗机家族总产量也是相当的优秀,F-15总产量约1700架;苏-27战斗机家族(苏-27到苏-37全是苏-27。)在最大使用国采购量大打折扣的背景下,总产量仍旧超过2000架。
苏联解体之后诞生的F-22战斗机原定产量高达750架, 只不过美国有特别的自毁长城技巧,将产量降低至187架而已。但美国放弃F-22的同时也增购了F-35,F-35战斗机的目标总产量超过3000架。
世界格局正在重归大国竞争,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对手。在重归大国竞争的背景下,增订主力战斗机势在必行。
歼-20战斗机已经有了大脖子的涡扇-15版、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双座版、大批量生产的龙勃透镜可升降+锯齿太行版、小批量生产的不可升降龙勃透镜+平滑太行版等多个子型号。涡扇-15版和双座版还没有量产之时,歼-20战斗机的总产量就已超过300架,两者上量之后,歼-20战斗机总产量至少也得超过F-22战斗机原定的750架。
早期版本的不可升降龙勃透镜+平滑太行版歼-20,整体水平大致属于典型五代机水平,在成沈六代机高频试飞,5代半的锯齿歼-20大批量生产,5.75代的WS-15版歼-20临近定型,5.9代的双座版也临近定型的当下。
老版歼-20是落后1.5个版本的老飞机,属于适当落后可以出口的存在。F-22早已停产,SU-57不怎么隐身,在重型隐身战斗机的市场上歼-20战斗机真的是独一份,拉下身段的国家会有很多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
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永远先进的战斗机,当歼-20失去技术优势之也就到了增强多用途能力之时。身为重型战斗机歼-20战斗机能外挂4个大型副油箱,因此歼-20战斗机大概率会有类似于F-15E或者F-22B的对地打击强化型。双座版歼-20战斗机很可能会衍生出电子战型的子型号。
歼-35战斗机会挤占一部分隐身战斗机的采购量,但歼-35主要用来取代歼-10C以及登上航母的飞行甲板,中国空军还有的大量SU-27、SU-30、SU-35、歼-11B、歼-16还等着歼-20接班呢。所以歼-20的产量真的低不了。
为了应对总产量数千架次的F-35战斗机以及KF-21等半隐身战斗机,歼-20威龙战斗机在空优自用型、自用的多用途能力强化型,自用的电子战型,再加上出口巴基斯坦等国的变体之后,总产量上千架绝非不可能。
最后,万一六代机能快速上量的话,歼-20战斗机能不能上千架还真不好说。问题是美国的六代机还没个影子呢,成沈六代的快速上量也意味着歼-20战斗机可能和F-15或者SU-37/30/35一样疯狂外销,产量同样低不了。